1.多點式飼養工藝模式
目前仔豬早期斷奶技術在世界各國得以積推行,其好是飼養成本降低、母豬的繁殖能力和設備利用率提升,同時種母豬飼養的仔豬頭數減少。4一5周齡斷奶被大多數所采用,采用3一4周齡甚至早期的斷奶日齡則被用于少數發達。
由于斷奶時仔豬體內抗體還很高,飼養員與種豬都未能直接接觸到仔豬,所以當轉人單獨的保育和育肥舍后,接近母豬任何的仔豬都不會感染,這樣有利于仔豬群健康水平的維持、病原的去除和帶來風險的降低。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達就已采用兩點式和三點式生產工藝。二點式生產模式:即把配種豬和分娩豬分為一群,保育豬和生長育成豬分為一群。三點式生產模式:即把配種豬和分娩豬、保育豬、生長育成豬各為一群,共三群。通過仔豬早期斷奶的實施、遠距離飼養技術的采用,使各種各樣的特異性了控制,達到了提高各階段豬群生產性能的目的。采用多點式(兩點或三點)飼養工藝模式時,豬舍與豬舍的隔離距離應盡可能遠一些,3~5km認為是比較理想的距離。仔豬早期斷奶是實施多點式生產工藝模式的技術關鍵,因而要求具有較高的飼養管理技術,對乳豬飼料要求也較高。同時,對豬場規模也有的要求,其占地面積大到足以同時進行兩點或三點式生產,因此總體上需要多的資本。目前我國很多豬場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2.母豬自動化飼喂系統
母豬自動化飼喂系統不僅可以節省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及維護飼養員的身體健康,較重要的是該系統能夠滿足母豬不同生理狀態的特性和復雜性飼喂方式的要求,因此應用前景廣闊。
母豬自動化飼喂系統具有三大智能化系統:飼喂、發情鑒定、智能化分離系統。首先該系統為每頭母豬配置一個無線射頻耳標,無線射頻耳標可通過系統的傳感器進行識別每頭豬,接下來飼喂系統可調用如耳標牌號、背膘、妊 娠期等相應檔案信息。為了母豬的理想體型,每天需要飼料量多少,飲水量多少,系統會通過相應的軟件正確決定投料量和飲水量。
其次,發情鑒定系統在母豬吃料同時進行發情測定。該系統可根據傳感器測試及軟件計算出每頭母豬一日內探望試情公豬的次數和持續時間,以鑒定該頭母豬是否發情。較后,待母豬吃完料后,即可進人智能化分離系統,根據一系列檢測結果(體溫指標、日采食量以及發情鑒定等),該系統可將發情母豬、妊 娠母豬、臨產母豬、到了免疫接種時間的母豬、病豬、沒有帶耳標的母豬等分離出來,并通過自動噴色給每頭母豬背部標記,便于飼養員對每頭豬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由于采用自動母豬飼喂系統,給母豬提供了大的自由活動空間,因此動物福利充分。使用該系統也就廢除了限位欄,業內人士知道在養豬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限位欄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在使用過程中它的弊端也越來越突顯出來,被人們所重視。限位欄的廢除使每頭母豬的活動面積平均達到2.5m2m,隨著母豬自由活動的增加,健康水平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抗病原微生物很難攻擊具有強健體魄的母豬,這為生產健康的仔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降低了母豬和小豬的死亡率。
使用自動母豬飼喂系統后,母豬得以在群居的環境下生活,按自己的喜好選擇同伴組成和諧的小團體,可以自由進行交流、溝通,避免了原來在限位欄中行動受限、孤獨、神經質行為的發生,母豬身心健康得以,實現了福利化養殖母豬。
該系統主要有如下特點:
一是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首先采用“儲料塔+自動下料+自動識別”的自動供料的飼喂裝置,供料實現自動化;發情鑒定無需人鑒別,由傳感器自動識別,電腦軟件自動計算判別出來;由電腦自動控制舍內環境參數(溫度、濕度、通風、采光、空氣質量等),在農場主的電腦及手機上實時呈現所有生產數據,實現了數據傳輸的自動化,同時還配套了自動警報系統,實現了出現問題警報自動化。
二是提高了生產效率,只需要2人即可管理一個規模為750頭的種豬場,配種、轉群、觀察處理等是飼養員的主要工作,每天工作時間平均不超過1小時,對群養豬的每個個體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管理,整個生產中人為因素的影響降到較低,大幅度提高了母豬繁殖效率和整體經濟效率。
三是了母豬福利,廢除了限位欄,增大了飼養空間,母豬可隨意運動;在大群飼養條件下,實現了個體飼喂、發情自動識別和按類自動隔離母豬。